
企业银行债务逾期后,银行通常会通过电话催收、发催收函、上门走访等方式施压,部分企业因恐慌逃避或应对不当,最终导致账户被冻结、核心资产被查封。掌握科学的应对方法,既能维护企业经营稳定,又能为协商争取空间。
第一步:逾期后 24 小时内主动沟通,传递 “非恶意拖欠” 信号。逃避会让银行认定企业 “恶意逃债”,加速启动法律程序。正确做法是:由企业法定代表人或财务负责人直接联系银行客户经理,说明逾期原因(如 “下游客户货款延迟到账”“季节性资金周转困难”),并提供佐证材料(如客户欠款确认函、近期订单合同),同时明确表达还款意愿,如 “我们正在加急催收应收账款,预计 15 日内到账,到账后立即偿还 50% 逾期金额”。沟通时需避免模糊表述(如 “我们会尽快还款”),具体的时间与金额承诺能降低银行的警惕性。
第二步:针对性准备协商材料,争取 “展期或重组” 方案。银行关注的核心是 “企业能否恢复还款能力”,需提前准备三类材料:1. 企业经营现状说明(近 3 个月营收数据、订单量、客户结构,证明企业仍有持续经营能力);2. 资金回流计划(如未来 3 个月应收账款回收明细、政府补贴申请进度);3. 新的还款方案(如 “申请将剩余本金分 12 期偿还,前 3 个月只还利息,从第 4 个月开始还本付息”)。例如,某贸易企业逾期银行贷款 500 万元,可提交 “未来 3 个月将收回 800 万元应收账款” 的明细,申请 “展期 6 个月,每月偿还利息,第 6 个月一次性偿还 30% 本金,剩余本金分 10 期还清”,银行更易认可有数据支撑的方案。
第三步:面对 “资产查封风险”,及时申请 “执行异议” 或 “和解”。若银行已向法院申请财产保全,企业需先核查查封资产是否 “超范围”(如仅欠 500 万元,却查封价值 1000 万元的厂房),若存在超范围查封,可向法院提交《执行异议申请书》,附资产价值评估报告,要求解除超额部分查封;若查封资产为 “唯一核心生产设备”,可申请 “活封”(允许企业继续使用设备生产,待盈利后偿还债务),避免因设备停用导致经营停滞。同时,可主动与银行协商 “执行和解”,如 “企业每月偿还 30 万元,银行申请解除部分资产查封”,用 “逐步还款” 换取 “经营空间”。